办公系统登录
学科建设
信息搜索
学院通知

学科建设成效

2019年05月15日 14:01  点击:[]

(一)建设措施和成果

   学科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和条件建设等方面采取了建设措施,完成了多项一般成果,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

1.师资队伍

  李帼昌入选辽宁省攀登学者;冯国会和王凤池聘为辽宁省特聘教授;王凤池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任庆新、李军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金路入选“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班福忱获得辽宁省教育厅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目前,围绕绿色、节能和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逐渐形成了以李宇鹏、李宏男、李帼昌、冯国会、傅金祥、刘明等为学术带头人的、具有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高层次学术梯队。

2.科学研究

2018年土木工程学科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04项,合计科研经费约1870余万元,获批国家级项目9项,其中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资助经费218万,国家级一般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0项,横向课题65项。发表论文102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EI(JA)收录4篇,核心期刊73篇。出版专著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49项。

3.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学科努力加强学生培养质量,已形成本-硕-博完整的学生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博士后教育。学科立足辽宁、面向全国,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鼓励学生赴境外进行学习交流等。同时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招收3名博士留学生,这是我校第一招收国外博士研究生,提升了土木工程学科的国际知名度;2018年3月毕业硕士学位留学生研究生3人,累计在校研究生20人;2018年荣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校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名博士后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目前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已经获得10余项该项目。

4.文化传承创新

2018年,土木工程学科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扬传统、夯实文化底蕴,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开放校史博物馆建设;以德育人,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宣传典型,树立土木精神,鼓励培育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创新载体,拓展建设渠道,加强试验室建设和海外人才引进。

5.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和条件建设

2018年5月我校获批“高校新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现代建筑工程装备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为辽宁省地方院校首批获“111计划”高校,标志我校在一流学科及国家级引智平台建设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在学科建设国际化发展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为了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包括留学生引进和科研合作,与韩国延世大学金俊峰教授成立了“炕研究中心”。全年土木工程学科教师、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226人次,6名教师出国访学和进修,1名硕士研究生赴德国达娒施特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23人次。承办国际会议1次,国内会议3次。

(二)社会服务

本着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以推动辽宁省建筑产业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土木工程学科2018年牵头成立了辽宁省建筑信息模型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土木工程学科对接服务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5项,横向项目立项65项,横向科研经费合同总额950余万元,获批国家专利、规范等成果451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学科声誉建设中,冯国会教授被聘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帼昌、李亚峰教授被聘为土木工程、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帼昌教授被中国钢结构协会评为“钢结构大师”;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省普通高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学科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如沈阳蓝天智慧燃气供热有限公司等;土木工程专业成功入选辽宁省第二批高等学校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土木工程学院与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建立的“现代建筑产业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上一条: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管理情况 下一条: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简讯(第三期)

关闭

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邮编:110168  累计访问量:473374
Copyright @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 Reserver